什么叫用杠杆炒股 邓小平外孙女邓卓玥,低调做人高调做事,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
发布日期:2025-01-07 09:11 点击次数:57
先是王夫人哭得不能自己什么叫用杠杆炒股,后来贾母来了更是将贾政一顿痛骂,要带着所有人回南京去,贾政害怕的不行,说了以后都不打宝玉的话。
那么,为什么李世民要发起这样一场兵变呢?在起兵反隋中,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都立下了汗马功劳,但是李建成对开国极其以后所做出的贡献却远远不及李世民,长期以来,唐一代初期便对皇位继承权形成了两个集团,明争暗斗。
1979年,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下了一个圈,让改革的春风吹向了整个神州大地,这位老人便是我们所熟知的邓小平。
作为邓小平的外孙女,邓卓玥出身名门却鲜为人知,她是邓榕的女儿,为人低调却心怀大爱,在美国留学8年后,毅然回国扎根在了慈善事业中。
她的名字或许不为大众所熟知,但她创立的
“集善嘉年华”,
却给无数残疾人带去了希望与温暖。
身为一个标准的红三代,邓卓玥为什么会选择投身慈善呢?她的慈善之路又是如何一步步走下去的呢?
展开剩余91%红色家庭
1979年,邓卓玥出生在北京,母亲邓榕是邓小平的小女儿,父亲贺平是开国少将贺彪的儿子,作为他们俩人的独生女,邓卓玥可以说是含着“金汤匙”出生的。
邓、贺两家是标准的红色家庭,邓卓玥生在这样一个革命世家中,从小就是在家庭的熏陶下长大的。
按照邓小平定下的规矩,只要是邓家儿女,一律不分内外,全都随邓姓,孙辈名字间再加上一个卓字,则是表达了他对妻子卓琳的感情。
邓小平不仅关心国家大事,还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,对于孙辈也十分亲近,从小就言传身教,鼓励他们要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。
邓卓玥的外婆卓琳,也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的发展,不管是邓小平的教诲,还是卓琳的身体力行,无一不对邓卓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16岁那年,邓卓玥前往美国留学,因为要和家人分开,尚且年幼的她不免对此感到害怕,是邓小平亲切地拉着她谈话,将自己当年去法国留学的趣事说了一遍,同样也是16岁远赴国外求学,甚至那个年代条件更为艰苦,需要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。
邓小平告诉她不不要为此感到害怕,因为这些都是人生经历中的一环,只会丰富她的生活,不会阻碍她的发展。
“你们长大以后,不做大的事情,也要做中的事情,不做中的事情,也要做小的事情。一定要做一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。”
外祖父的话深深的宽慰到了邓卓玥那颗不安的心,她不仅完成了高中学业,还考上了波士顿韦斯利女校,获得了心理学学士学位。
留学八年后,邓卓玥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,同时也坚定了她想要回国为社会做贡献的决心,2003年,邓卓玥带着一腔赤诚回到了祖国,并开始了自己的慈善之路。
邓卓玥起初想到做慈善,也是从小受到家庭耳濡目染的缘故,无论是邓小平还是卓琳,他们总是热心的帮助别人,幼年的邓卓玥,经常能看见卓琳到处捐款,像什么希望工程、京剧,以及家乡的事情,但凡有人找她,她都会热心帮忙。
与此同时,家里人也特别赞成孩子们参与慈善捐助活动,鼓励他们将零花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。
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,邓卓玥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对稚嫩的慈善观念,而当她到美国留学后,多年的国外生活经历,也让她近距离接触到了更为全面、成熟的慈善模式,久而久之,邓卓玥的心中便产生了全新的想法。
后来假期回国时,她还去了希望工程做义工、到山区的学校教书,在亲眼见过贫困儿童接受教育的艰辛程度后,邓卓玥对于慈善的认知又深了一层,因此毕业回国后,她就像将国外成熟的慈善事业模式带回国内,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。
致力慈善
2003年,邓卓玥学成回国,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办一场慈善晚宴,为的就是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合作,因为是第一次,邓卓玥并没有去寻求家人的帮助,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绩后,再去找舅舅邓朴方合作。
所幸这次晚宴十分成功,邓卓玥募集到了210万元,随后她找到了舅舅邓朴方,对方是当时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负责人,除了舅舅之外,邓卓玥又遇到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华侨洪奕婷,几个人共同商讨创立一个慈善项目。
经过邓朴方的考察和支持,2004年12月,“集善嘉年华”应运而生。
“集善嘉年华”
每年举办一次,虽然名字相同,但主题各有千秋。比如2004年的主题,便是为了帮助贫困失学残疾儿童重回课堂,吸引了将近600人参加,筹集到的善款有490多万元。
而这些善款,也被用来新建了三所特教学校,让3500多名贫困残疾儿童重返校园,从这时起,“集善嘉年华”便成为了一个传递爱心与希望的平台。
2005年。“集善嘉年华”的活动主题是
“关爱盲童光明行动”
,募集到了430多万元,资助内蒙古、广西、四川、新疆地区建设特教学校和特教班,还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盲文版《现代汉语小词典》。
其中杨利伟、聂海胜等航天英雄的参与,更是让“集善嘉年华”的影响力大大提升。
2006年,“集善嘉年华”募集到了善款730多万元,资助了第一个国家孤独症儿童研究与康复机构,以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、北京大学附属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儿童自闭症综合康复与研究项目。
2007年是“关注北京残奥会,助力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”‘;
2008年是“资助汶川地震灾区致残儿童装配假肢和截瘫残疾人康复训练”;
2009是“帮助贫困聋儿走出无声世界”。
“集善嘉年华”的主题每年不断丰富,从贫困残疾儿童到关注孤独症儿童,再到聋哑儿童,每一届活动都将目标聚焦在了不同的弱势群体中,给他们带去了切身的帮助和希望。
多年来,“集善嘉年华”累计筹措款物高达2.7亿元,帮助了超过16.7万的残疾人。
这些数字的背后,是邓卓玥和其团队多年以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,更是她对慈善事业的热爱和坚守。
2010年,“集善嘉年华”的主题定为
“关爱农民工子女”
,在邓卓玥的计划中,是要为农民工家庭的残疾孩子购买保险,并建设“集善爱心小屋”,以确保这些农民工子女能在课后有一方安全的游戏之地。
整个活动的筹备过程中,邓卓玥都秉持着一个信念,那就是:我们都是志愿者。
为此她亲力亲为,从活动的策划都执行,每一个环节都亲自参与,力求完美,甚至为了节省成本,她还会亲自筹办晚宴、同合作企业进行洽谈,尽可能的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。
而邓卓玥的慈善理念和节俭精神,也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参与者,以至于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、捐助者、以及明星艺人,共同为慈善事业贡献力量。
有支持,自然也会有反对的声音,对于邓卓玥的慈善事业,外界也总有质疑声的传来,对于这一点,邓卓玥看得很淡然,毕竟不管是不是作秀,只要能将切实的利益放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,那么这件事就算达到了他们的初衷。
“不只是我们,甚至包括所有的慈善晚宴,无论是否是作秀,如果能够借此让大家关注的公益,让大家关心慈善,那都是一件好事。”
一件事能坚持十几二十年还不放弃,即使是作秀,那也着实让人佩服,更何况邓卓玥是真心从事慈善活动,并不是为了名和利。
虽然她出身名门,但生活却过得极其平淡,如果真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,那就是她会经常回家祭祖,对于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充满了敬仰,也对邓小平的教导牢记于心。
可以说邓家人是一脉相承的低调,不管是谁,几乎都不接受外界的访问,他们只愿意在各自的领域中默默耕耘,脚踏实地的为社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,无论是邓卓棣还是邓卓玥,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,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正如邓卓玥说的那样:
“我认为,我是谁并不很重要,但我能做什么,就应该去做什么。”
祖辈们在革命年代英勇战斗,为国为民,邓卓玥有幸生在了和平年代,一心致力于慈善事业的发展,“集善嘉年华”已经成立运营20年了,为无数残疾人带去了希望和温暖,这何尝不是一种为国为民,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呢?
邓卓玥的慈善之路,正是邓小平对她的教育的具象化,是一个家族优秀传统的延续和升华,值得我们努力学习。
发布于:天津市